春季小儿呼吸道感染的防治
妈妈宝宝网
小儿呼吸道感染的起因和症状
小儿呼吸道感染是小儿的常见病,5岁以下儿童的上呼吸道感染(以下简称“上感”)是常见症状,这是一种自限性疾病,90%由病毒引起,绝大部分儿童可见好转,只有少部分患儿会发展成其他疾病,肺炎就是其中的一种。
婴幼儿患“上感”后,病毒侵袭体内,在鼻腔、咽喉等处粘膜生长繁殖,产生毒素,引起炎症。同时使局部抵抗力下降,细菌也会乘虚而入,引起继发感染。婴幼儿的气管、支气管相对狭窄,粘液分泌少,纤毛活动差,肺部含气不足,所以气道易被粘液阻塞,罹患肺炎。
当气候明显变化时,婴幼儿自我保护能力差,加上室内通风不良,空气污浊,居住拥挤,容易造成“微小环境”严重污染,致病微生物借机繁殖,婴幼儿极易患病。
一旦感染,并发症多见为眼结膜炎、鼻窦炎、喉炎、中耳炎、颈淋巴结炎、咽后壁脓肿、扁桃体周围脓肿及气管炎、支气管炎、肺炎等,家长应充分重视。有些疾病容易和感冒混淆,比如麻疹、风疹、水痘、流行性腮腺炎、脊髓灰质炎、病毒性肝炎、白喉、猩红热、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……当孩子咳嗽、发烧时,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诊治。
有些婴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,往往和病儿的营养状况、免疫能力、治疗不当等有关,还与其生活环境密切相关。如家中有人抽烟、冬天煤火取暖,均会使儿童呼吸道感染的机会增加。
春天是呼吸道感染的高发季节,特别是风沙大、尘降厚、空气污染严重时,家长不要带孩子做户外活动,平时尽量少去公共场所。当天气转好、春光明媚时,家长该多带孩子做户外活动,每天至少保证2小时。阳光、空气和水是孩子最好的“三浴”锻炼,让孩子在大自然中,身体素质不断得到提高。
春节小儿呼吸道感染的饮食疗法
春天乍暖还寒,冷暖气流交会更替,气候多变,对呼吸道的刺激较大,易于降低人体的抵抗力而致病。同时气温回升,适宜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繁殖和传播。所以春天是小儿呼吸道疾病的多发季节,家长应予以重视。在饮食方面可根据季节加以调整。
阳春三月,各种时令蔬菜逐渐上市。可根据当地情况,多食一些新鲜蔬菜来补充维生素,如豌豆苗、油菜、莴笋、菠菜、芹菜、菜花等。葱、蒜、韭菜是温补阳气的食物,宜于春季食用。糖醋蒜头、小葱拌豆腐,均有较强的杀菌抗毒功能,可经常食用。在呼吸道疾病流行期间,应多食用蒜泥。
春天,我们可根据小儿体质情况选择相关食物来恢复人体一般的消耗,提高抗病功能。可选用土豆胡桃炖猪腰、红烧土鸡等以补肝强身,或煮食山楂陈皮瘦肉粥、金橘红糖饮、餐间可食用酸奶。
春季是儿童哮喘的高发季节。此类患儿在饮食上要进食一些富于营养、清淡可口及易于消化的食物,保证蛋白质的供给。蔬菜、水果、鸡蛋、牛奶、瘦肉等作为基本食品,切忌辛辣、油腻之品,含防腐剂的罐头食品和带颜色的饮料也不宜服用,虾等各类海产品均在慎食之列。可酌情选用黄芪猴头汤、人参全鹿汤、龙马童子鸡、虫划鹌鹑等菜肴激发和提高患儿的免疫功能,达到未病先防的目的。
儿童一旦感染呼吸道疾病,出现高热、咳嗽等症时,宜给患儿进食流质素食及水分多,易消化吸收的食物或饮料,如藕粉、花露、果叶、蛋醋汤等,如发烧热度不高或发热初退,可给予蔬菜挂面、馄饨皮子、粉丝豆腐羹等半流质素食。若无呕吐、便泄等症状时,可给予腰花汤、猪肝汤、瘦肉丝等流质荤食。患病期间忌食葱、蒜、韭菜及煎炒之物,以免助热生痰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