幼儿常见病护理-预防夏季小儿传染病
夏季虫媒传染病及预防
夏季是蚊虫孳生繁殖的旺季,一些由蚊、虫作为媒介的传染病也易发生,如乙脑和疟疾。
乙脑:由乙脑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。蚊虫为传播媒介。多发生于10岁以下儿童,患儿头痛、呕吐、烦躁不安、嗜睡、颈项强直、高热不退、昏迷、抽风等,如治疗抢救不及时,可危及小儿生命或留下较严重的后遗症。
预防乙脑,除了10
岁以下儿童能按时接种乙脑疫苗外,在夏季要特别注意灭蚊、防蚊。要教育孩子不可贪凉,不在室外露宿,可采取多种方法驱蚊、避蚊,防止蚊虫叮咬。
疟疾:由疟原虫经按蚊传播而引起的传染病,以周期性发冷、发热、出汗、脾肿大,贫血为发病特征。常见的有间日疟和三日疟两种。儿童由于体温调节中枢不稳定,热型不规则,并常以惊厥代替寒战,表现出面色苍白、口唇发绀、恶心、呕吐、腹泻、四肢湿冷等循环不良和胃肠道功能紊乱症状,家长要引起重视。
预防疟疾重在切断按蚊这个传播媒介,要搞好卫生,消灭蚊子,避免人蚊接触,防止叮咬。
除此之外,小儿还易感染红眼病
红眼病:病毒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,是夏季最易被染上的眼科传染病。主要通过接触传染。早期症状是双眼瘙痒不适,有异物感、烧灼感、接着眼睛红、肿、痛、眼屎多、怕光流泪、不敢睁眼,可伴发热、头痛。
预防红眼病,要做到勤洗手,不用手揉眼。人们在流行期要少到或不到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,如游泳池、公共浴室、游乐场等。若要游泳,可用氯霉素等眼药水进行预防性用药。
(一)急救小儿惊厥
1.使患儿侧卧位,头向一侧,松解衣扣,用纱布垫在上下磨牙之间,以防咬伤舌,保持呼吸通畅,保持安静。
2.手导引或针刺百会、人中、合谷、十宣、内关等穴位。
3.有条件应及时吸氧。还可口服苯巴比妥钠5-8mg/kg/次,或肌肉注射安定0.2-0.3mg/kg/次。
4.高热者应用冷水将手巾浸湿或用冰袋敷前额、肘窝、国窝以降温。
(二)抽风紧急处理
孩子抽风时,大人不要慌乱,更不要乱摇晃病儿,因为这样会加重病情。首先,应把孩子平放在床上,头转向一边,解开衣领,保证呼吸道通畅,然后将包着布的筷子或细勺柄塞入小儿的上下牙之间,以免咬舌头。因发高烧而引起的抽风者,可用凉湿毛巾敷在病儿前额部。抽风厉害的,可用手指掐或用针刺人中穴(在鼻沟上1/3 一般能暂时止抽。大人要记清楚小儿抽风的时间和表现,立即送医院救治。
(三)呼吸异物的急救措施
喉部、气管或支气管内误吸入异物,统称为呼吸道异物。以3岁左右的儿童最为多见。发生呼吸道异物的主要原因是小孩的咳嗽反射较弱,加之玩耍嬉戏时口内含有异物或进食时大声叫喊、哭闹将食物呛入呼吸道。吸入的种类较多,以蚕豆、瓜子、花生最为多见。 异物首先被吸入喉室内,因刺激粘膜而发生剧烈呛咳、气急等症状,继而出现喉鸣、吸气时呼吸困难、声嘶等表现,在吸气时发出很响的“吼吼……”声,如果异物堵塞声门,或引起喉痉挛,可出现口唇、指甲青紫、面色青白等缺氧症状。患儿会在数分钟内因窒息缺氧而死亡。此时情况十分危急,家长或幼师不要慌忙抱着患儿去医院。几分钟的时间不仅无法赶到医院实施抢救,还会贻误宝贵的抢救时机。 最重要的是发现窒息后,要立即对患儿进行现声急救,一手抓住小孩双脚使其倒置,并大力拍击背部,使异物从喉室中脱落,解除呼吸道阻塞。如果此法无效,可立即让小孩坐在抢救者腿上,面朝外,用两手的食指和中指并成一个“垫”,按在患儿的上腹部,快速而轻柔地向后上方挤压,随即放松,如此反复数次,通过隔肌上抬压缩肺脏形成气流,将异物冲出。进行抢救时要注意,动作必须快速,用和适度,以免造成肋骨骨折或内脏损伤。 异物若越过声门进入气管,初期症状与喉室内异物相似,多以呛咳为主。气管内的异物多可活动,随呼吸气流在气管中上下移动冲击声门,激起阵发性咳嗽和呼吸困难,发出“嗌拉、嗌拉”的声响。将手放在颈部气管的位置,会感到有一种撞击。若异物随呼气气流上冲卡在声门下面,无法冲出也不能下降,患儿立刻会出现口唇、面色青紫、呼吸困难等窒息缺氧症状。此时,救助者要火速将患儿平放,托起下巴,用力作口对口人工呼吸,以其将堵在声门的异物吹入气管,使气流通畅,缓解缺氧状况;或者扶住患作使其坐在抢救者腿上,然后用力拍打背部,借助震动使异物没入气管,暂时缓解窒息,为抢救创造时机。 有些较小的异物呛入气管后,患儿一阵呛咳后,并没有咳出任何异物,却很快平静下来。说明异物已进入支气管内,支气管异物可能没有任何明显的呼吸障隘。但绝不可麻痹大意、心存侥幸,认为异物迟早总会咳出,因为异物一旦进入支气管,被咳出的机会是极少的。异物在肺内存留时间过长,不仅不易取出,还可引起气管发炎、肺萎缩、肺脓肿等严重疾病。所以,凡是明知有异物呛入气管,在没有窒息的情况下,即使没有任何呼吸障碍表现,也应尽早去医院接受检查处理。
(四)小儿高热惊厥
多见于四岁以下的小儿,因神经系统未发能完善,一旦发热超过40℃,便会出现两眼上翻或斜视、凝视、四肢强直并阵阵抽动,面部肌肉也会不时抽动。伴神志不清、大小便失禁等。 当小孩因高热发生抽筋时,大可在几秒钟或几分钟内自行平息。因此,发生抽筋时,如果小孩是躺在床铺上,就不必担心,使其头偏向一侧,松解孩子的衣扣、腰带,随时擦掉孩子的呕吐物,以防窒息。同时,可用凉毛巾或冰袋放在患儿额头,并用微温的水擦洗孩子全身降温。 小儿发生高热惊厥时不会自行咬伤舌头,不用向其口中填塞任何物品。对于清醒后的小儿,可给予足量的糖盐水补充因高热出汗丢失的水分。若经上述处理,小儿仍不断发生抽筋超过十分钟以上,则应立即送医院治疗。以免抽筋时间过长发生意外或使大脑受到不可逆的损伤。送孩子去医院的途中,还需时时注意保持孩子呼吸道通畅,以防呕吐物的呛入。
(五)癫痫
俗称羊角风,是一种不定期反复发作的大脑功能失常。病人多在家里犯病,家属应该掌握对这种病的急救常识。
急救措施
1.癫痫发作时,迅速让病人仰卧,不要垫枕头,把缠有纱布的压舌板(或牙刷把)垫在上下牙齿间,以防病人自己咬伤舌头。随即松开衣领,将病人头偏向一侧,使口腔分泌物自行流出,防止口水误入气道,引起吸入性肺炎。同时,还要把病人下颌托起,防止因窝脖使舌头堵塞气管。
2.发作时不要强行喂水或强行按压肢体,应刺激或点压人中、合谷、足三里、涌泉等穴位。
(六)小儿哮喘的急救措施
咳嗽是一种防御现象。人体通知咳嗽把灰尘、异物及痰液排出体外,是身体的一种防御手段。如果咳嗽频繁剧烈,影响孩子的休息和睡眠,甚至引起呕吐,那不好了。 急救措施 1、如果咳嗽剧烈,如有医生给的药,吃一些是必要的。凡是咳嗽药,不外含有两种成分:一种是祛痰药,使痰稀化易于排出;另一种是镇咳药,用以麻醉气管粘膜,抑制咳嗽,两者配合适当才能使咳嗽逐渐平息下来。 2、当发生呼吸困难并且每次出气时都伴有笛鸣音者,便是哮喘。此时最重要的是缓解呼吸困难。可让患儿前屈坐位,按摩背部,这样大都可以治好。若有医生给的药,应立即让患儿服下,严重者应立即去医院。 注意事项 1、如果咳嗽发出“空、空”的声音,像“狗叫”似的,说明已有喉炎了,严重的可发生呼吸困难,应及时去医院诊治。 2、因咳嗽或哮喘而发生呼吸困难时,做人工呼吸是徒劳的。因为此时仅仅是呼吸困难,而呼吸机能是正常的,意识又非常清醒,呼吸道又无阻塞。 3、除了治疗之外,哮喘还和精神因素有关,平时应让孩子轻松愉快地生活,消除对哮喘的精神负担,这是非常关键的。 4、咳嗽剧烈时,要怀疑发生肺炎,即使不大发烧,也最好去医院诊治。
(七)小儿烫伤急救措施
小儿烫伤在急诊中占较大的比例。烫伤的发生,轻者烫粉笔部位留下了疤痕,重者危及生命。小儿肌体器官的发育尚不完全,即便受到轻微损害,也会引起痛苦。如果烫伤占会身表面5%以上,就可以使身体发生重大损害。烫伤后局部血管扩张,血浆从伤处血管中渗透出来,使液损失血浆而浓缩;血液循环受到影响,组织缺氧,后果严重。 1.烫伤后应立即把烫伤部位浸入洁净的冷水中。烫伤后愈早用冷水浸泡,效果愈佳;水温越低效果越好,但不能低于-6℃。用冷水浸泡时间一般应持续半个小时以上。这样经及时散热可减轻疼痛或烫伤程度。
2.烫伤不严重(指烫伤表皮发红并未起泡的1度烫伤),一般可在家中先做处理。用冷开水(或淡盐水)冲洗清洁创面。对发生在四肢和躯干上的创面,可涂上紫草油或烫伤药膏,外用纱布包敷即可。
3.烫伤病人最好是去医院处理为佳。
注意事项
1.如患儿发烧,局部疼痛加剧、流脓、说明创面已感染发炎,应请医生处理。
2.对于严重的各种烫伤,特别是头面、颈部,因随时会引起孩子休克,应尽快送医院救治。
3.头、面、颈部的轻度烫伤,经过清洁创面涂药后,不必包扎,以使创面裸露,与空气接触,可使创面保持干燥,并能加快创面复原。
(八)幼儿流鼻血处理方法 不适当的掏挖鼻屎,尤其以小孩为多,常造成鼻中隔前下方血管高密度区域流血。若病人有鼻过敏现象,用力打喷嚏或用力擤鼻涕也会造成鼻黏膜血管破裂。
其实大部份(90%以上)鼻出血是良性的,且几乎都发生在鼻前部较多,小孩更是。
若见到鼻血从前鼻孔滴滴答答流出来则不要慌乱,因为愈慌张反而造成病人紧张,此时叫病人半坐卧,放轻松,千万不要躺平或头全部后仰,因这样并无法评估病人出血的严重,且因血液会经鼻咽至口咽再吞入胃中,若大量反而会刺激胃壁造成呕吐,不但增加病人不适,有时还会以为是胃出血。再来可用棉花沾湿,轻塞入流血侧,以手指加压于鼻翼,如此五分钟,大部份出血皆可控制,若流血频率较高,可用些无刺激性软膏或凡士林涂抹于鼻孔四周保养,并尽量叫病人不要掏挖鼻孔,并将小孩指甲修剪,如此可减少出血机会及程度。再不行则当然要送医院处理。 |